獨家小說《爪哇海戰》是美]F·C·範·奧斯滕範·奧斯滕所編寫的現代軍事、歷史、架空歷史風格的小說,故事中的主角是爪哇,號和,泗水,內容主要講述:爪哇海戰 作者:[美]F·C·範·奧斯滕 著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侵佔荷屬東印度群島,當時駐守該地區的盟國(美英荷澳聯合)艦隊曾與進犯的日本艦隊在爪哇海進行過幾次海戰。本書較為詳細地敘述了當時的戰鬥經過,並分析了日方取勝、盟方失敗的原因。書後附有大量(十七份)
資料,詳細記載了當時雙方兵力的佈署、活動及作戰的細節。
本書可供海軍指戰員和研究海戰史的人員參考。
簡介
“我們必須自己保護自己,以對付一個十分強大的敵人,依賴同盟國的援助是靠不住的。”
荷蘭雖於1940年5 月10日就參加了歐洲戰爭,成為英國的同盟國,但一直到年底,兩國才開始討論太平洋地區戰事中有關遠東地區及海上軍事問題。1940年10月31日,荷蘭政府同意與英國交換意見,但英國政府卻不想受各種雙邊協定的約束。因此,直到1941年12月5 日雙方才達成協議。
1940年11月25日至29日,英國、澳大利亞和荷蘭三方的軍官在新加坡舉行參謀級會談,美方軍官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了這次會談。會談由駐中國英軍司令海軍中將傑弗裡·萊頓爵士主持。其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長H ·R ·斯塔克海軍上將於1940年11月12日向羅斯福總統建議,要求准許美國派海軍和陸軍代表與英國舉行秘密會談,促使雙方共同制定一些計劃和達成一些協議。斯塔克還強調指出,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大西洋地區將是美國的最重要戰場。經羅斯福同意後,便向倫敦發出了在華盛頓舉行會談的邀請。
1941年1 月29日,會談正式開始。出席這次會談的美方人員有H ·R ·斯塔克海軍上將、R ·L ·戈姆利海軍少將、R ·K ·特納海軍少將和G ·C ·馬歇爾陸軍上將;英國方面的有三軍參謀長和R ·M ·貝拉爾斯海軍少將。此外,還有來自紐西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代表。
這次會談未邀請荷蘭參加,會談於3 月27日日結束,最後達成所謂的美英“ABC—1 號”參謀長會談協議。在討論太平洋問題時,英國和美國就未來對日開戰後在遠東採取的戰略原則達成了一致協議。大西洋和歐洲將作為主要戰場,而在遠東則採取防禦戰略。也就是說,不再向遠東地區大量增派美國部隊,但允許美國太平洋艦隊在該地區採取進攻的戰略。根據這一政策提出的口號是“相互支援,首先打敗希特勒”。
華盛頓會談為隨後的1941年4 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會議奠定了基礎。這時,英國、澳大利亞和荷蘭從2 月22日至25日在新加坡舉行了會議。這次由空軍上將羅伯特·布魯克·波帕姆爵士(他自1940年11月18日擔任遠東軍總司令)主持的所謂英荷澳三方會議,美方人員仍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這次會議得出的結論是敵人在未奪得新加坡作為基地之前,要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進行大規模進攻是不可能的。
在倫敦,人們認為有必要發表一個美國、英國和荷蘭結成聯盟的宣告。人們相信有了這樣一個宣告就可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動。然而,這一點並沒有引起美國的興趣,特別是當時美國正在與日本進行和談。另一方面,他們只相信正在繼續進行的為制定太平洋和遠東的戰略計劃的軍事會談。
1941年4 月21日至27日,在新加坡舉行過多次軍事會談。在美、荷、英三方舉行會議的同時,英、荷也舉行了雙邊會議。在這些會議期間,制定了為對付日本人進攻,保護與會國家在遠東權益的一些戰略計劃。主要的議題是如何保護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和如何把新加坡作為一個最重要地區來設防的問題。
1941年8 月1 日,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對荷蘭駐英國大使說,一旦日本侵犯荷蘭,英國將全力支援荷蘭。8 月下旬,丘吉爾和羅斯福在“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位於阿根廷附近海面)上舉行“大西洋會議”期間,美英兩國的參謀長舉行了會談。對美、荷、英會議的決議作了些修改,這些修改將列入美、荷、英三方的第二次會議的協議中,總的來說變動不大。可是,華盛頓不贊成在1941年8 月30日舉行美、荷、英第二次會議。
後來考慮到英國將派遣重要艦隻前往新加坡,因此,英、美兩國決定於1941年12月在馬尼拉討論召開美、荷、英第二次會議的問題。後期,將邀請荷蘭參加。但由於局勢的變化,第二次會議未能舉行。
與此同時,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命令她的外交大臣照會東京,照會說,如果日本要繼續向南擴張,荷蘭決不會等閒視之。但照會中對日軍如果依然向南推進,將導致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卻隻字未提......